得了糖尿病就是一辈子的事?医生坦言:做好这5点血糖稳稳的
张阿姨今年体检发现空腹血糖7.8mmol/L,医生说她得了2型糖尿病。她当时就红了眼眶:"这病是不是要跟我一辈子?"这样的场景在诊室里太常见了。其实,糖尿病虽然需要长期管理,但只要掌握正确方法,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。
一、糖尿病不是绝症,是生活方式病
很多人以为确诊糖尿病就完了,这完全是误解。有1.4亿糖尿病患者,其中90%以上是2型糖尿病。这类糖尿病主要跟不良生活习惯有关,比如长期吃高糖高油食物、缺乏运动、熬夜等。
研究表明,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,有60%的人血糖可以正常。即使是患病多年的"老糖友",只要控制得当,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能大大降低。
二、控糖的5个黄金法则
1. 吃饭要会挑:不用顿顿吃粗粮,但要控制总量。每餐主食不超过自己拳头大小,先吃蔬菜再吃肉,后吃主食。一个小技巧:用较小的餐具,能不知不觉减少食量。
2. 运动要讲究:别一上来就剧烈运动。快走是好的选择,每天30分钟,微微出汗的程度就行。注意运动前后测血糖,防止低血糖。
3. 监测要规律:不是测得多就好,关键是有规律。建议每周选1-2天测全天血糖(空腹+三餐后2小时),其他时间可以随机测。记录好数据,复诊时给医生看。
4. 用药要科学:现在降糖药种类很多,不要看别人用什么药好就跟着用。医生会根据年龄、胰岛功能、并发症等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。
5. 心态要放平:偶尔血糖高别太焦虑,找到原因调整就好。可以参加正规医院的糖尿病教育课程,认识一些"糖友"互相鼓励。
三、这些误区千万别踩
"无糖食品随便吃":很多无糖食品虽然不加蔗糖,但含有大量淀粉和油脂,热量一点都不低。
"血糖正常就停药":擅自停药会导致血糖反弹,可能比之前更高。要不要减药、停药必须听医生的。
"打胰岛素会成瘾":胰岛素是人体本来就有的激素,该用的时候不用反而会耽误病情。
四、糖尿病其实可以预防
对尚未患病的高危人群(比如肥胖、有家族史、妊娠期糖尿病史的人),预防比治疗更重要。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测一次空腹血糖,超重人群好加测餐后血糖。
日常生活中,注意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(BMI<24),腰围男性不超过90cm,女性不超过85cm。每天7小时睡眠,避免长期熬夜。
五、看病的正确姿势
确诊建议挂内分泌科,带上近期的检查报告。复诊时要准备好:血糖记录本、用药清单(包括保健品)、近的异常症状等。
遇到这几种情况要立即就医:空腹血糖持续超过13.9mmol/L,出现恶心呕吐、呼吸困难,或者突然视力模糊等。
糖尿病的控制是个长期过程,就像开车一样需要不断调整方向。别指望一蹴而就,但只要坚持科学管理,完全可以拥有健康人生。记住,你控制糖尿病,而不是让糖尿病控制你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