吸脂真的吗?5个你必须知道的
夏天快到了,很多人开始为身上的赘肉发愁。节食太痛苦,运动又坚持不下来,吸脂手术成了不少人的选择。但关于吸脂的传言满天飞,有人说它是“躺着就能瘦”的黑科技,也有人担心风险太大。今天我们就来吸脂的那些事。
吸脂不等于,它到底能做什么?
首先得澄清一个误区:吸脂不是用来减重的。它的主要作用是,针对那些顽固的、怎么都减不掉的局部脂肪,比如腰腹的“游泳圈”、大腿内侧的赘肉。一个成年人的脂肪细胞数量是固定的,吸脂通过物理方式减少脂肪细胞,比较持久。但如果你术后暴饮暴食,剩下的脂肪细胞照样会膨胀。
一般来说,单次吸脂的范围在3000ml以内(约合3公斤脂肪),想靠它从“大基数”变成苗条身材不现实。适合做吸脂的人,体重通常不超过标准体重的30%。
技术迭代20年,现在哪种吸脂方式更?
传统负压吸脂、水动力吸脂、黄金微雕……市面上名目繁多的技术常让人眼花缭乱。其实核心原理都是先用肿胀液麻醉分解脂肪,再用仪器抽吸。区别主要在于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和期长短。
目前大部分正规机构采用的都是“水动力吸脂”,用螺旋水刀分离脂肪,对血管和神经损伤较小。不过要注意,某些机构宣传的“”“无期”不靠谱——毕竟是有创操作,术后少需要穿1-3个月塑身衣来帮助皮肤回缩。
避开这些雷区,才能降低风险
吸脂的并发症是脂肪栓塞,虽然发生率不到0.1%,但一旦发生可能危及生命。想要,一定要记住:
1. 医院或具备四级手术资质的机构才允许开展全身吸脂
2. 术前凝血功能、心电图检查必不可少
3. 单次抽取量超过5000ml的建议住院观察
4. 术后出现持续高热、呼吸困难要立即就医
你以为的“小部位”,可能是风险高发区
很多人觉得面部、小腿吸脂范围小就更,其实恰恰相反。这些部位血管神经密集,比如小腿后侧紧邻腓总神经,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足部下垂。而面部吸脂过度容易出现凹凸不平,修复起来比身体部位更难。
的医生往往会严格控制抽取量:脸颊一般不超过30ml,双下巴不超过100ml。如果看到“一次解决双下巴+苹果肌+下颌缘”的套餐,建议直接绕道。
做完吸脂,你的战斗才刚开始
很多人以为吸脂后就能一劳永逸,其实术后管理同样重要:
- 72小时内会有肿胀液渗出,需要及时更换敷料
- 术后1个月要避免剧烈运动,但要坚持散步预防血栓
- 3-6个月内皮肤可能有麻木感,这是神经的正常现象
- 配合射频或护理能加快皮肤收紧
后提醒大家:任何医疗行为都有风险,吸脂的70%取决于医生技术。与其纠结价格,不如多看看医生的真实(注意是机构发布的,不是网传的“素人分享”)。记住,永远是的前提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