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性皮肤病有哪些?这份常见皮肤病治疗指南请收好
手上突然起红疹、脚底出现脱皮还发痒……这些可能是感染性皮肤病的信号。这类疾病在门诊中很常见,但很多人容易误判或拖延治疗。今天我们就来几种高发的感染性皮肤病,以及对应的正规治疗方法。
一、真菌感染:顽固又容易复发
脚气、灰指甲、股癣这些都属于真菌感染。夏天特别容易出现,症状包括脱皮、起水泡、瘙痒等。很多人觉得涂点药膏就行,其实不规范治疗很容易复发。
目前医院皮肤科常用方法是: - 外用药:酮康唑乳膏、特比萘芬喷雾剂等 - 口服药:伊曲康唑(需肝功能正常者使用) - 辅助治疗:紫外线照射杀菌
特别提醒:症状消退后还要坚持用药2-4周,否则容易反复。
二、病毒性皮肤病:传染性强要当心
带状疱疹、寻常疣、扁平疣都属于这类。近门诊中带状疱疹患者明显增多,初期症状是皮肤刺痛或灼热感,2-3天后会出现成簇水泡。
医院常规治疗方案: 1. 抗病毒药物:阿昔洛韦、伐昔洛韦(发病72小时内用好) 2. 营养神经药物:甲钴胺 3. 止痛治疗:普瑞巴林(针对后遗神经痛) 4. 局部处理: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
这类疾病具有传染性,患者要注意避免接触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。
三、细菌感染:进展快别耽误
、疖肿、丹毒都比较常见。初期可能就是个小红疙瘩,但发展很快,可能两三天就肿成鸡蛋大小,还伴有发热。
正规医疗机构一般这样处理: - 轻度: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- 中度: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- 重度: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- 化脓情况:切开引流
特别注意:面部三角区的感染不能挤压,否则可能引发颅内感染。
四、寄生虫感染:卫生习惯是关键
疥疮、阴虱都属于寄生虫感染,特点是夜间瘙痒加剧。现在卫生条件好了,这类病比以前少,但在集体居住环境中仍然可能发生。
医院常规处置流程: 1. 全身涂抹硫磺软膏(颈以下全部涂抹) 2. 衣物床单沸水烫洗 3. 家庭成员同时治疗 4. 环境消毒
预防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避免与他人共用贴身物品。
五、就诊建议:别轻信偏方
遇到皮肤问题,建议先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。很多患者听信偏方用醋泡、大蒜擦,反而加重病情。现在多数医院都有皮肤镜等检查设备,可以快速明确诊断。
治疗期间要注意: - 按时按量用药 - 记录症状变化 - 复诊时带上既往用药记录 -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
特别提醒:孕妇、儿童、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,用药前务必告知医生。
六、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做好这些日常防护措施,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: 1. 避免光脚在公共浴室行走 2. 毛巾、拖鞋等个人物品专人专用 3. 保持皮肤清洁但不过度清洁 4. 出汗后及时擦干 5. 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
如果出现皮肤异常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不要自行用药。越早治疗,越好,花费也越少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