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了怎么办?这份急救和处理指南请收好
小明上周打篮球时不小心摔倒,手臂直接着地,当时就疼得动不了。送到医院一拍片子,果然是骨折。像这样的情况,生活中其实很常见。骨折虽然不是什么致命伤,但如果处理不当,不仅会延长时间,还可能留下后遗症。今天我们就来关于骨折的那些事。
什么情况下要怀疑骨折?
当你受伤后出现以下情况时,就要高度警惕可能发生了骨折:受伤部位剧烈疼痛、明显肿胀;受伤肢体出现畸形,和另一侧不对称;受伤部位明显受限;还能听到骨头摩擦的声音。如果出现这些表现,建议尽快就医检查。
急救处理三不要
发现骨折后,千万别做这三件事:不要强行复位,这可能会造成二次损伤;第二不要让伤处继续,可以用夹板固定;第三不要在肿胀部位热敷,这样会加重肿胀。正确的做法是保持伤处不动,用冰袋冷敷(注意别直接接触皮肤),然后尽快就医。
去医院前要准备什么
去医院前好做这几件事:拍下受伤部位的现状照片,方便医生对比;第二记清楚受伤时的具体情况;第三如果有慢性病或药物过敏史也要提前准备好。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很有帮助。
骨折后多久能好?
一般来说,儿童骨折4-6周就能愈合,需要6-8周,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。但具体时间还要看骨折类型、位置和个人体质。在期间要遵医嘱,定期复查,不要擅自拆除固定。
训练很重要
很多人以为骨折后要静养,其实不然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训练很关键。早期可以做些肌肉收缩练习,后期逐步增加关节度训练。循序渐进地锻炼,才能让肢体功能得更好。
饮食上这样调整
骨折后饮食要注意: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、瘦肉、蛋类;补充钙质,可以喝牛奶、吃豆制品;维生素D也不能少,适当晒太阳或遵医嘱补充。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少吃,会影响。
预防是关键
预防骨折要做到:运动前充分热身;老年人要预防骨质疏松;家里做好防滑措施;开车系好带。平时还要注意补钙和锻炼,增强骨骼强度。
骨折看似常见,但处理起来可不能马虎。记住这些要点,万一遇到类似情况就能从容应对。当然,重要的还是及时就医,让医生来处理。祝大家都能远离骨折的困扰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