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后需要注意什么?这份拔牙术后护理指南请收好
不少人在面对蛀牙、智齿发炎或者牙齿矫正需要时,都绕不开拔牙这个话题。虽然现在的牙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,但拔牙毕竟是个小手术,术后的护理直接关系到速度和。今天就来说说拔牙前后的注意事项,帮助大家顺利度过期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拔牙?
常见的拔牙情况包括以下几种:龋坏无法保留的牙齿、阻生智齿反复发炎、正畸需要腾出空间、牙周病晚期松动的牙齿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患有心脏病、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,在拔牙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,提前告知医生自身情况。
拔牙前的准备工作
建议选择上午拔牙,这时候身体状态比较好,术后有充足时间观察反应。拔牙前要吃饱饭,因为术后几小时内不能进食。女士要避开生理期,这个时期凝血功能较差。如果有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,需要提前3-5天遵医嘱调整用药。
拔牙后的关键24小时
咬紧止血棉球30-40分钟不要吐口水,让创口形成血凝块。2小时内不要进食,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,避免凝血块导致干槽症。可以适当冰敷消肿,但不要直接接触皮肤。如果出现明显不适或持续出血,要及时医生。
饮食调整很关键
术后2-3天要吃温凉流食或软食,比如米粥、鸡蛋羹、牛奶等。避免、过热、辛辣刺激的食物,不要用吸管喝东西,这个动作产生的负压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。可以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泥,帮助伤口愈合。
日常护理要点
24小时后可以开始轻柔地漱口,建议使用医生推荐的漱口水。刷牙时要避开手术区域,一周内不要剧烈运动。睡觉时可以稍微垫高枕头,减少局部充血。如果缝了线,一般5-7天后需要复诊拆线。
可能出现的并发症
轻微肿胀和疼痛是正常现象,通常3天左右会缓解。如果出现剧烈疼痛、持续出血、明显肿胀或发热,可能是感染或干槽症的征兆,要及时就医。吸烟人士要注意,尼古丁会影响愈合,建议少戒烟一周。
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较慢,要严格监测血糖。孕妇在孕中期相对,但仍需谨慎。老年人要注意是否有骨质疏松情况,提前做好评估。长期服用双膦酸盐药物的人群,要特别告知医生,这类药物可能影响骨骼愈合。
拔牙虽然是小手术,但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。遵循医嘱、保持良好习惯,大多数人都能顺利。如果对术后护理有任何疑问,稳妥的做法是直接主治医生,获得指导。


